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2009 京都秋遊記」標籤的文章

2009 京都秋遊記 - 光明寺

京都府長岡京市 光明寺 2009.11.30 我在背包客棧上發現了這一個不在京都市區的楓葉名所, 看了地圖,發現其實距離京都也不遠。 一早從阪急京都線的烏丸站坐電車二十分鐘左右到達長岡天神站,再坐公車約半小時抵達光明寺。我雖然是第一次去,但其實並不難走。在京都呆了一陣子,厭倦了大城市的人潮,到了長岡京市,還可以體會一下在小鎮上的風情,實在是滿快意的一件事。到了光明寺前,四周都已經是一片農田了。一到光明寺門口,剛好九點開門,但是不知道從那裡冒出一堆人,長龍就這樣排了一長串了,可見楓紅期間,各名所都是人潮洶湧的啦。

2009 京都秋遊記 - 清涼寺

這一天,又搭上京福電鐵來到嵐山嵯峨野,本來想去看看寶巖院,後來在外頭發現,其實裡面的楓葉已經過了極大期,枯葉處處了。於是便在附近遊走,閒晃到清涼寺,聽到陣陣梵音,不覺得心裡一陣清涼,煩惱頓消,心緒猶如古井水般的沈澱不動,但所見卻是清楚明白、一片清明。在放下煩惱之後,原本覺得沒有什麼景觀的清涼寺,頓時奇景處處、精彩片片。於是,我拍下了以下和其他寺院不同的風貌。

2009 京都秋遊記 - 東大寺

奈良的東大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其重要性不只是那尊巍峨的大佛,其在日本佛教史上更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第一次來到奈良參訪東大寺,就被毗盧遮那佛高聳的法相震撼住了。

2009 京都秋遊記 - 真如堂

京都 真如堂 2009.11.28 這一天,又再去走一遍哲學之道,只是少了戲劇性的斜陽,換成灰灰的陰天,景物就忽然蕭瑟了起來。真如堂離哲學之道並不遠,約15~20分鐘的腳程而已。本來並不怎麼期待有大景出現,但是一進入寺院的範圍,竟然發現原來這裡的楓葉也是盛況不斷,一直有讓人驚訝的景色出現。但因為不是晴朗的天氣,沒有直射的陽光帶來戲劇性的光影,不過楓紅與亭台樓閣之間的對話,就足以令人傾倒。

2009 京都秋遊記 - 清水寺

京都 清水寺 2009.11.28 前兩天拍了清水寺的夜楓,反倒是白天的清水寺卻還沒造訪過,所以自然得來一趟嘍。白天的清水寺,人潮依舊非常的多,在每個可以拍照的地方,都是一堆人等著拍合照,或是要取景拍風景哩。這時的清水寺,說是菜市場其實也不為過了,哈哈!請看照片吧!

2009 京都秋遊記 - 高台寺

京都 高台寺 2009.11.28 高台寺正式名稱為高台壽聖禪寺,為京都東山一帶的名剎,是北政所為思念亡夫而於1606年修建的寺院。相信常看日劇的人對北政所夫人並不陌生,她就是豐臣秀吉的夫人,也叫做寧寧。高台寺附近有一條街道,就叫做寧寧之道。而高台寺也是她晚年的居所和去世後的墓地。

2009 京都秋遊記 - 二三年阪

京都 東山地區 二年阪 三年阪 2009.11.28 二年阪及三年阪是從清水寺的參道清水阪到高台寺的一段石板路。由於保留了獨特的歷史原貌,擁有京都古建築特點的這條街道,已被選定為日本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這裡大多是江戶時代的木造房子,建築物保留了紅殼格子和蟲籠窗的樣式,古色古香的町家式建築,沿山路兩側連綿不斷,綠樹石板,曲徑通幽,充滿著優雅閒逸的氣氛,是一條極富有韻味的坡路。這段步道是體會京都古風的最佳路線,沿途的商店有各種清水寺燒的古瓷店,古樸的飲食店和紀念品店,也是血拼的最佳場所喔。

2009 京都秋遊記 - 化野念佛寺

京都 嵯峨野 化野念佛寺 2009.11.27 雖說這裡的楓葉既紅又漂亮,不過,有人可能知道原委之後,便不會把它當成行程的一部分。因為,這座寺院基本上就是個墳場。多達八千多尊古老的石塔與石佛聚集在這裡,與旁邊一般群聚的墓碑形成本寺特殊的景觀。

2009 京都秋遊記 - 落柿舍

落柿舍 2009.11.27 落柿舍是江戶時代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門人-蕉門十哲之一的向井去來的住所遺址。房舍庭院小巧樸實卻簡潔雅致,樸素恬靜的田園之風讓人遠離喧囂的塵世,心靈霎時平靜下來。用茅草建成的草庵,充滿著鄉土趣味,而帶著詩意的草堂,似乎也散發出詩人隱居的氣息。這裡栽植了大約40顆柿子樹,落柿舍名稱的由來,是傳說當年向井去來要把柿子賣掉,不料一夜的狂風之後,柿子全被掃落,向井去來在難過之餘,於是取名為落柿舍。

2009 京都秋遊記 - 常寂光寺

京都 常寂光寺 2009.11.27 這天,從四條大宮站坐著有點古味的嵐山電鐵到嵐山去。這單節電車沿著市區的鐵道,有時會跑到汽車的路上去,速度不快,讓我想起宮崎駿的動畫片『神隱少女』中,那段千尋坐著電車去找錢婆婆的橋段,整個車程約25分鐘。嵐山、嵯峨野是京都郊區非常著名的風景區,相信有去過京都的人,絕大部分都造訪過這個風景優美的景點。今天造訪寺院的第一站是到常寂光寺去。先前有情報說常寂光寺的楓葉已經開始掉落,楓情大不如前,結果到了之後,果然如情報所說,所以只能挑一些景來拍了。

2009 京都秋遊記 - 清水寺夜楓

清水寺夜楓 2009.11.26 提到京都的清水寺,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初到京都遊覽的觀光客,幾乎一定會到清水寺造訪,所以可以想見人潮之多。我在白天拍完永觀堂及哲學之道後,回基地卸載相片檔案,以及吃晚餐補充能源之後,決定再衝一場,到清水寺拍夜間楓葉美景。我到的時候其實已經不早了,可是通往清水寺的參道上,遊客還是絡繹不絕,大門口還是人山人海呢,可見清水寺魅力之一斑了。

2009 京都秋遊記 -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 2009.11.26 離開珣爛繽紛的永觀堂之後,轉個彎隨即來到鼎鼎大名的哲學之道。哲學之道是因京都大學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 Kitaro Nishida )經常在這裡,一邊散步一邊沉思而得名。小徑沿著曲折又饒富變化的北白川疏水道而建,小橋處處,風景十分優美。我到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陽光照著沿著水岸邊的楓樹,映下一片片的影子。更在水面形成美麗的倒影,真是美極了。雖然遊人如過江之鯽,倘佯其間仍然可以享受那一派悠閒。

2009 京都秋遊記 - 永觀堂

京都永觀堂 200911.26 永觀堂應該說是京都最有名的楓葉名所了。它的庭園漂亮的程度,我看是京都寺院首屈一指的。比起東福寺來說,雖然沒有滿坑滿谷以大取勝的景緻,但是其精緻細膩的亭台樓閣、閒情雅緻的小橋流水、再加上紅黃相間、璀燦瑰麗的楓紅遍布其中,其雋永的趣味尤有勝之。尤其永觀堂和南禪寺相隔不遠,經由哲學之道,還可以漫遊到銀閣寺。若是不在楓葉季來訪,有個一天半天的,從南禪寺、永觀堂、哲學之道,再到世界文化遺產的銀閣寺,做一趟漫遊之旅,相信會是很難忘的一趟旅程。

2009 京都秋遊記 - 南禪寺

京都 南禪寺 2009.11.25 話說已經2010年了,北半球壟罩在一片寒冷的隆冬之中,我的『京都秋遊記』竟然還沒寫完,真是很會拖呀!這也沒辦法,事情常常就接踵而來,讓我只能暫時放下更新部落格的任務。其實,整理照片也是很花費時間的耶!接下來要加緊腳步把剩下的貼完嘍!這一篇南禪寺,好看的照片非常多,挑了二十幾張,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南禪寺也是楓葉名所,最有名的是它的三門,是日本佛寺三大三門之一,建築宏偉,雄渾粗壯的圓柱,支撐著上層樓閣,給人結實巍峨的印象。本篇有很多照片都是圍繞在三門四周,以它為背景拍攝而成。三門本身是黑色的,作為楓紅的背景恰如其分,很容易凸顯楓葉的燦爛。很想拍一張從三門望出去,一片紅色的景象,但是人潮實在太多,跟本拍不到沒人的景象,只好放棄。

2009 京都秋遊記 - 東福寺

京都 東福寺 2009.11.24 東福寺作為楓葉名所由來已久,素有天下絕景之美名。今日一見,真是大開眼界,確實名不虛傳。這大概是我一輩子第一次看到滿坑滿谷,這麼美的楓葉,不僅層層相疊、櫛比鱗次,而且還色彩分明、互相輝映。加上通天橋及臥雲橋橫陳其中,真是絕美之景。我從早上九點半進寺,拍到下午兩點半才依依不捨的離開。為了不浪費美景,硬是把各種各樣的大小鏡頭全部拿出來操練一遍(其實總共也才帶三顆而已),心想這五百日圓真是值回票價,若是漲了一倍,也還是物超所值啊!奉勸看倌們一生至少必遊一次。廢話不多說,看照片吧!

2009 京都秋遊記 - 高山寺

京都 高山寺 2009.11.23 離開神護寺之後,沿著清瀧川漫步約三十分鐘之後(中間會經過西明寺),來到高山寺。清瀧川也是以楓林景緻馳名的,只是我到的時間太遲,只見枯樹遍遍。加上時間有點晚了,行人漸漸稀疏,更顯蕭瑟。楓紅在高山寺也是狀況不佳,而且光線又差,幾乎不想入寺參觀。後來想說,大老遠來這一趟,不進去實在是太可惜了,何況高山寺已經是被登錄『世界文化遺產』,更是應該進去參觀一下,應該有不錯的收穫才對。

2009 京都秋遊記 - 高雄山神護寺

京都 高雄山神護寺 2009 11.23 古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山。』 我說:『神護歸來不看楓!』 神護寺的楓葉在日本自古就很有名,室町時代的足利義政將軍,就曾來此賞楓。此地也是很多賞楓攝影團的必到之處,很多名家的作品都可以看到在神護寺取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