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品《口罩狂想曲》— 關於想像與刻板印象的視覺探索


最近參加一個聯展:《Symbolic – 相真》光盒實驗展 Experimental Exhibition

我的作品名稱:《口罩狂想曲》— 關於想像與刻板印象的視覺探索

是藉由口罩闡述人之間的關係是由想像而來,以及藉由AI模擬口罩下的人臉,揭露出AI產生的影像,其實是我們社會中存在的刻板印象。

展覽資訊如下:展覽資訊

主辦單位|  光盒作用

策展人|  Jerry

參展人|  許朝益(本人)  鍾其寰  楊舒涵  林冠妘  廖偉婷

展期|  2025/02/15 (六) – 02/27 (四) 11:00 – 19:00 (周一休館)

地點|  龍山藝術宮 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45號B2

特別感謝|  莊約翰 宮主


作者論述

口罩狂想曲——關於想像與刻板印象的視覺探索

在疫情陰影中,口罩成了人際間的屏障與想像的催化劑。與陌生人相遇時,隱藏的面容猶如缺失的拼圖,迫使我們依賴聲音、動作與穿著來構建對方形象。腦海中填補的空白夾雜著個人經驗與偏見,讓我們在見真面目前便產生好惡。

然而,當口罩落下,精心雕琢的想像往往與真實相去甚遠,讓我們頓悟:人際關係僅是自我構築的幻影。

本作品正是基於這一理念:以我的口罩證件照為起點,運用 AI 技術生成多組隱藏面孔,模擬觀者對未知面容的想像。在部分作品中,口罩仍覆蓋部分臉龐,邀請觀者先憑想像補足缺口,再揭下口罩,體驗現實與預期間的落差。

AI 如何生成這些面孔?它依據可見特徵,透過 AI 的大語言模型推演出最可能的鼻、口與下巴——也就是「最大機率的樣貌」,形塑出社會對「正常面孔」的刻板印象。這一機制不僅展示了技術邏輯,也映射出我們根深蒂固的審美與文化價值。

最終,作品意在解構人際關係的形成,揭示我們如何透過主觀想像認識他人;同時,AI 的「想像」亦為社會價值的鏡像投射,使刻板印象成為塑造現實的無形工具,編織出一場真實與虛構交織的視覺幻夢。


Artist Statement

Mask Rhapsody—A Visual Exploration of Imagination and Stereotypes

In the pandemic’s shadow, masks have become both barriers and catalysts for imagination. When encountering strangers, hidden faces resemble missing puzzle pieces, prompting us to rely on voices, gestures, and attire to construct their likeness. Our minds fill in the gaps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biases, leading us to form preferences or aversions even before the true face is revealed.

Yet, once the mask is removed, our meticulously crafted image often diverges sharply from reality, revealing that human connections are merely self-made illusions.

This work is built on that idea: beginning with my own masked portrait, I employ AI techniques to generate various concealed faces, simulating the viewer’s imaginative journey toward the unknown. In some pieces, parts of the face remain covered, inviting viewers to first complete the picture with their imagination before unveiling the mask and experiencing th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reality.

How does the AI generate these faces? It extrapolates from visible features, leveraging AI’s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to predict the most probable contours of the nose, mouth, and chin—the “most likely” appearance that embodies society’s stereotype of a “normal face.” This process not only reflects technological logic but also mirrors our deep-seated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s.

Ultimately, the piece deconstructs the form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 revealing how we perceive others through subjective imagination; likewise, AI’s “imagination” serves as a mirror of societal values, with stereotypes becoming unseen tools that shape reality into a visual tapestry of truth and fiction.


作者簡介

許朝益
Chao-Yee Hsu

一位攝影師、長程徒步愛好者以及佛法修行者。

1963年生於台灣台北,工程科系出身,高中時對攝影產生興趣,從此便以攝影表達對世界的看法。早年曾工作於傳統製造業,中年以後才解脫束縛,自設攝影工作室,隨緣接案,與世無爭。現為自由攝影工作者。

曾出版《Pure Land.淨土》攝影集、《私京都:單車徒步輕旅行,春櫻、夏綠、秋楓、冬雪,自遊自在!》。

部落格:查爾斯 (Chaoyee) 的攝影筆記
個人網站:www.charleshsu.co

Chao-Yee Hsu (許朝益)
A photographer, long-distance hiking enthusiast, and Buddhist practitioner.

Born in 1963 in Taipei, Taiwan, with a background in engineering, he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photography during high school and has since used the medium to express his view of the world. In his early years, he worked i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 was only later in life that he broke free from those constraints, established his own photography studio, took on projects as they came, and lived in harmony with the world. He is currently a freelance photographer.

He has published the photobook《Pure Land.淨土 》and the travel book《 Private Kyoto: A Bicycle and Walking Light Journey – Spring Cherry Blossoms, Summer Greens, Autumn Maples, Winter Snow, Roaming Freely! 》

Blog: Chaoyee (Charles)'s Photography Notes
Personal Website: www.charleshsu.co


以下是展場的照片:








請仔細想像被口罩遮住的臉部,然後再掀開口罩。 

Please carefully imagine the face covered by the mask. Then lift the mask of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從擲筊學到的事

擲筊的目的與功能 擲筊(跋桮)是道教信仰中一種祈求神靈意見的工具,我發現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擲筊不僅是作為人與神明之間溝通的一種工具,如能善加運用,更能讓神明指點與幫助信眾,發揮濟世救人的精神與目的。 擲筊的原則 一般會將擲筊斥為迷信,主要是因為只看到了擲筊本身的隨機性,認為擲筊所顯示的聖筊或陰筊,只是隨機出現的現象,並非神意,進而否定無形神明的存在。然而並非如此。因為: 無形的神明是存在的,而且神明可以控制筊杯。 擲筊有嚴謹的規則,並非依賴隨機而成的卦象。 就嚴謹的規則而言,請見(註一) 所列的書。我要在此強調,因為擲筊有嚴謹的規則,有邏輯的流程,所以問出來的答案才有意義。 寺廟的選擇 神明是住在寺廟裡的,所以要問事,請神明幫忙,最好是去寺廟裡問。 首先,我建議去問事的寺廟,有以下幾個原則: 1. 地方大廟 雖然廟越大,並不代表就越靈,但是該廟一定要在地方上是一座指標性的寺廟,這樣的話,至少有一定的水準在。 2. 以正神為主 所供奉的神明應以正神為主,如觀世音菩薩、天公廟、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玄天上帝等等。正神明道德、修正氣,也是我們處世為人效法的對象。 3. 百年歷史 廟有一定的歷史,代表著已經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 4. 有口碑、事蹟豐富 若是有很多事蹟,代表著該位神明神通廣大,很會辦事。 5. 香火鼎盛 很多人在拜的廟宇,當然該廟的神明遇到的案子數量就越多,種類也就越豐富,這代表該廟的神明處理事情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對我們要問、要祈求的事情,想必也能駕輕就熟。    不建議 1. 香火不興盛、沒什麼人拜 這種寺廟有幾種可能,也許是正神已經不在了,或是廟方管理人道德有所虧欠,或不會經營,亦或是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這種寺廟除非與你有特殊因緣,否則不建議。 2. 個人宮壇 像有些個人宮壇有詐騙的行為,所以必須看清楚,不要事情沒解決,反而被騙財,甚至騙色。 3. 陰廟 到陰廟許願祈求,通常是需要還願的,就是和鬼神交換條件,倘若願望達成卻忘記還願,恐怕會產生一些問題。所以建議去祭祀正神的廟參拜,因為正神無所求,不會因為你忘記還願而責怪甚至降禍於你。 入廟後參拜及擲筊的流程 通常遵循「 左青龍進,右白虎出 」的原則,由面對著廟的方向,右邊的門進入,中間的門是給神明出入的,所以信眾不得從此進出。 進廟之後,將供品及金紙置於供桌上,然後取香依照廟方所...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攻略

  西國三十三靈場納經帖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有著一千三百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日本最早的朝聖之路。我發願要在2024年完成「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在搜尋資料及計畫行程的階段時,發現在網路上的行程資料很少,不像「四國遍路」的行程資料豐富且多樣(車行、徒步及混合大眾交通工具)。於是在我進行這次巡禮之際,我盡可能的詳細紀錄行程細節,並編輯整理之後公佈,希望能夠對有意願進行此項朝聖計畫的人有幫助。 「西國三十三所」雖然不如「四國遍路」的寺院多,只有三十三所,加上三所別格寺院,也只有三十六所寺院。不過這些寺院的分佈非常的廣闊,最西邊的圓教寺在兵庫縣姬路市,最東的華嚴寺位於岐阜縣,最南邊的青岸渡寺在和歌山縣,最北邊的成相寺到了日本海側的京都府,直線距離來說,南北有二百二十多公里,東西有一百九十多公里,橫跨兵庫縣、京都府、大阪府、滋賀縣、和歌山縣、奈良縣、岐阜縣,範圍之大,除非開車,絕非短短數日能夠完成。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寺院分佈圖 巡禮的交通方式如同「四國遍路」,有徒步、開車,以及「混合大眾交通工具加徒步」的方式。我是採用後者,所以必須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刻表進行非常仔細的研究,以利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率的接駁。以我的經驗來說,計算接駁的時間及搭乘的班次是計畫行程中最耗費時間與精力的部分。好在現在有 Google Maps,可以協助我做路線與交通工具的選擇與接駁規劃。 另外,我採用兩種方式來進行巡禮:將所有寺院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比較靠近京都的二十所寺院,第二個部分是離京都很遠的外圍寺院。第一個部分我在2024年5月份完成,第二個部分則是在2024年12月完成。京都附近的20所寺院的交通方式其實非常簡單,大部分都位於市區,搭乘地鐵公車或徒步皆可抵達,交通方式網路上的資料很多,此處不再贅述。我只針對比較偏遠且大眾交通工具較不便利的寺院做解說。 我購買外國人才能使用的「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劵」來節省交通費用,所以行程儘量選擇使用JR(鐵路)的方式。因為一張周遊劵的期限是五日,我購入兩張周遊劵,必須在十日內走完13所寺院才行。 住宿的考量除了預算之外,地點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行程很緊湊,所以都安排在車站附近走路不超過三分鐘的旅館。車站附近通常有超市、超商,採購補給方便。 當然,我的行程是沒有按照寺院番號的順序。如果要按照順序的方式來走也是可以的。...

祖先遷葬的奇事

緣起 我們家祖先的墓一共有三個,一個是高祖母許劉員、曾祖父許求、曾祖母許潘烏甜合葬的墓。一個是祖父許財旺的墓。另一個是祖母許陳快的墓。 為何會想要遷葬? 一來是祖先的墓有點年久失修,祖父墓的墓碑甚至有反潮變色的現象,代表墳墓內部已經浸水。考量修墓的經費可能會很多,對於大家而言,可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二來是我們這一代的年紀漸漸的老了,下一代的子孫不見得會照顧這些祖先的墓。如此的話,對於祖先就有所虧欠了。必須得考慮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案。 第三,是來自小弟 Jemic 的訊息,他說有來自祖先的一些訊息及徵兆,要我們子孫好好處理祖先墓的事。其經過也是滿奇特的,請參考 他的部落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