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09 京都夏遊記 - 祇園會館

IMG_7162b
祇園會館(Gion Corner)是一處能夠輕鬆鑑賞祇園傳統技藝的地方。包括茶道、彈琴、插花、雅樂、狂言、京舞及文樂等京都獨有的古典技藝登場,令人賞心悅目。這裡僅限定在每年的3月~11月期間開幕,每天公演2次。位置很好找,只要順著花見小路行走十分鐘便可到達,是外國人想一窺京都古老傳統的好去處。

晚上八點半開始,很多外國人都已經在座位上等待了。右邊是茶道專用的茶席,一開始就會在這兒表演茶道了。先前在櫃台有各國語文的說明,我拿了一張中文版的,上面對每一段表演都有說明,我把它節錄並稍加潤飾如下。

茶道

品茶傳統是在公元八世紀起源於中國。平安時代末期(十二世紀)時,由到中國學習的禪宗僧侶傳入日本。當時,只是在禪宗寺院及貴族階級飲用,到了十四世紀才開始普及。

之後,禪僧(千利休有出家嗎?) 千利休(1521-1591)(應該是1522)將茶道發展成為以"和敬靜寂游"(按:應為"和敬清寂") 為理想的茶道方式,奠定了現今茶道的基礎。

到了江戶時代(十八世紀),茶道逐漸形成很多流派,每個流派的作法雖有不同,但都保留並遵守千利休創立的基本規則。

(看來,這說明還有滿多錯誤的喔!)
IMG_7050b



現場徵求兩位志願者充當客人,萱老師第一個舉手,她和另一位洋人小姐就當客人。在開始泡茶之前,先奉上點心。
IMG_7052b



接著茶道老師上場,表情專注、舉止從容的開始了泡茶程序。

IMG_7059b



舀水

IMG_7063b



把茶碗洗乾淨

IMG_7065b



很專注的擦拭茶碗。

IMG_7067b



示意客人享用茶點。

IMG_7069b



接著舀起一小匙抹茶,置入茶碗。

IMG_7071b



一樣專注的用柄枃舀起一瓢熱水。

IMG_7076b



倒入碗中。

IMG_7080b



柄杓慢慢的放回原位,手的姿勢及角度都有規定的呢!

IMG_7082b



開始使勁的用茶筅前後攪拌。

IMG_7087b



茶泡好了,向來賓致意。

IMG_7089b



第一碗茶由助手放到客人面前,老師再泡第二碗茶。

IMG_7092b



在泡第二碗茶時,舞台上也開始『彈琴』的表演了。

IMG_7095b



琴(箏?)

琴是帶有十三根弦的一種樂器,約一千三百年前從中國傳入日本。當時,在皇宮演奏所謂宮廷雅樂時使用,後來用途逐漸擴大,和其他樂器也經常合奏。

琴樂給人們帶來文雅莊重的氣氛,因此頗受歡迎。如今,也常與西洋樂器合奏,但依然保持著古色古香的傳統。
IMG_7096b



間或著插花的表演

IMG_7102b



插花

日本的插花是從佛教的供花開始的。到了桃山時代(十六世紀),隨著茶道的普及,插花作為茶室的裝飾方式,也產生了很多流派。以後,插花技術進一步發展並形成各種形式,再加進宗教與精神世界的色彩,奠定了插花的基礎。

插花大致上可以分為六種形式,即立花、生花、盛花、投入花、意匠花、前衛花。其中,盛花開始於明治時代(十九世紀)。投入花和盛花都具有現代感,形式雖然相似,但使用的花器形狀不同。

IMG_7103b



說明中說,插花表演的是投入花形式的插花。

IMG_7107b

IMG_7109b



忘我的彈奏著。

IMG_7115b



布幕降下,表演者恭敬的向觀眾行禮。

IMG_7117b



不一會兒,開始了『雅樂』的表演。

雅樂

公元八世紀,亞洲各地有各種樂曲及樂器傳到日本,如朝鮮的新羅樂、百濟樂和高麗樂,印度的林邑樂,亞洲南部的伎樂,中國的唐樂,以及中國北部的渤海樂。其中有些樂曲在當地雖已絕跡,但卻在日本得以發展。在平安時代(九世紀),又加進了日本獨特的創作,形成了日本的傳統藝術。當時,常在宮廷晚會或寺院的宗教儀式演奏。這些古代樂曲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歌謠為主的郢曲,另外一種是以樂器演奏為主的雅樂。雅樂之中,有很多是帶有舞蹈的舞樂。在此演出的就是舞樂。

IMG_7119b



IMG_7120b



接下來則是『狂言』的演出。

狂言

狂言是在能樂幕間用當代的口語演出的一種喜劇。狂言起源於十五世紀,原來是由曲藝、短劇和原始舞蹈組成。在廟會的慶祝活動中,為了祈願耕耘順利、五穀豐收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十六世紀以後,在幕府將軍的保護下,逐漸得以普及。特別在武士時代,狂言被看作是一種涵養。

狂言的寫實性跟能劇的象徵性造成鮮明的對比,這一寫實性和語言內容引起戲劇評論家的注目。

現在,狂言分大藏派與和泉派兩個流派,狂言與能劇相比,所用的面具不同,而且前者使用的面具機會也不多。

IMG_7132b



因為聽不懂日文,所以只能從他們的肢體語言去猜測。

IMG_7135b



不過有時卻很好笑。

IMG_7139b



光看這個樣子,就感覺很白目的樣子。:-)

IMG_7141b



ㄟ~~怎麼把我也綁起來了?有沒有搞錯啊?

IMG_7146b



後來不知說了什麼,兩人一起大笑。

IMG_7152b



跟老者之間想必又是一堆好笑的台詞。XD

IMG_7156b



不用我解釋,光看這樣,就讓我想起以前的日本爆笑秀『八時全員集合』。

IMG_7158b



身著華麗和服的舞妓上場了,表演的是『京舞』。不過今天兩位的臉都有點臭.......。

京舞

舞蹈可以分為舞和蹈兩種。

蹈起源於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是歌舞伎中的一部分。其特點是以身體的動作來強有力地表現各種感情。

另外一種,舞,是起源於以京都為中心的關西地區。一般都在房間裡表演。它繼承能樂的影響。其中的京舞起源於江戶時代(十七世紀)。它繼承了高雅的宮廷風格,以後發展為京都具有代表性的藝術。

每年春天在京都都有表演"都舞"的傳統習慣。它也是以京舞為基礎的。參加表演的是祇園的舞妓和藝妓。他們都穿著炫麗多彩的和服,翩翩起舞,吸引了許多的觀眾。

IMG_7162b



IMG_7169b



IMG_7177b



IMG_7194b



IMG_7206b



IMG_7208b



最後的是木偶戲,稱為『文樂』。

文樂

文樂是日本的一種木偶劇,已經有一千兩百年的歷史。

到了十六世紀,竹本義太夫在當時的首都京都創立了文樂。竹本義太夫是以義太夫曲調的創始人而聞名的。所謂義太夫曲調是指文樂的音樂和道白。

義太夫曲調反應了當時商業最發達的城市 - 大阪商人的日常生活,並在大阪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功的理由是因為文樂符合大阪商人生氣勃勃的生活氣氛。對他們來說,高尚的戲劇不如有趣的通俗戲劇更接近自己的生活現實。義太夫曲調生動的表現了人間的喜怒哀樂。

IMG_7213b



木偶全靠兩旁全身穿黑衣黑帽的人操控。

IMG_7216b

木偶的表情栩栩如生。

IMG_7221b



還能爬梯子到上面的鐘樓呢。

IMG_7233b



也能擺出萬般風情呢!

IMG_7239b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從擲筊學到的事

擲筊的目的與功能 擲筊(跋桮)是道教信仰中一種祈求神靈意見的工具,我發現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擲筊不僅是作為人與神明之間溝通的一種工具,如能善加運用,更能讓神明指點與幫助信眾,發揮濟世救人的精神與目的。 擲筊的原則 一般會將擲筊斥為迷信,主要是因為只看到了擲筊本身的隨機性,認為擲筊所顯示的聖筊或陰筊,只是隨機出現的現象,並非神意,進而否定無形神明的存在。然而並非如此。因為: 無形的神明是存在的,而且神明可以控制筊杯。 擲筊有嚴謹的規則,並非依賴隨機而成的卦象。 就嚴謹的規則而言,請見(註一) 所列的書。我要在此強調,因為擲筊有嚴謹的規則,有邏輯的流程,所以問出來的答案才有意義。 寺廟的選擇 神明是住在寺廟裡的,所以要問事,請神明幫忙,最好是去寺廟裡問。 首先,我建議去問事的寺廟,有以下幾個原則: 1. 地方大廟 雖然廟越大,並不代表就越靈,但是該廟一定要在地方上是一座指標性的寺廟,這樣的話,至少有一定的水準在。 2. 以正神為主 所供奉的神明應以正神為主,如觀世音菩薩、天公廟、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玄天上帝等等。正神明道德、修正氣,也是我們處世為人效法的對象。 3. 百年歷史 廟有一定的歷史,代表著已經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 4. 有口碑、事蹟豐富 若是有很多事蹟,代表著該位神明神通廣大,很會辦事。 5. 香火鼎盛 很多人在拜的廟宇,當然該廟的神明遇到的案子數量就越多,種類也就越豐富,這代表該廟的神明處理事情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對我們要問、要祈求的事情,想必也能駕輕就熟。    不建議 1. 香火不興盛、沒什麼人拜 這種寺廟有幾種可能,也許是正神已經不在了,或是廟方管理人道德有所虧欠,或不會經營,亦或是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這種寺廟除非與你有特殊因緣,否則不建議。 2. 個人宮壇 像有些個人宮壇有詐騙的行為,所以必須看清楚,不要事情沒解決,反而被騙財,甚至騙色。 3. 陰廟 到陰廟許願祈求,通常是需要還願的,就是和鬼神交換條件,倘若願望達成卻忘記還願,恐怕會產生一些問題。所以建議去祭祀正神的廟參拜,因為正神無所求,不會因為你忘記還願而責怪甚至降禍於你。 入廟後參拜及擲筊的流程 通常遵循「 左青龍進,右白虎出 」的原則,由面對著廟的方向,右邊的門進入,中間的門是給神明出入的,所以信眾不得從此進出。 進廟之後,將供品及金紙置於供桌上,然後取香依照廟方所標示的參拜順序,一

祖先遷葬的奇事

緣起 我們家祖先的墓一共有三個,一個是高祖母許劉員、曾祖父許求、曾祖母許潘烏甜合葬的墓。一個是祖父許財旺的墓。另一個是祖母許陳快的墓。 為何會想要遷葬? 一來是祖先的墓有點年久失修,祖父墓的墓碑甚至有反潮變色的現象,代表墳墓內部已經浸水。考量修墓的經費可能會很多,對於大家而言,可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二來是我們這一代的年紀漸漸的老了,下一代的子孫不見得會照顧這些祖先的墓。如此的話,對於祖先就有所虧欠了。必須得考慮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案。 第三,是來自小弟 Jemic 的訊息,他說有來自祖先的一些訊息及徵兆,要我們子孫好好處理祖先墓的事。其經過也是滿奇特的,請參考 他的部落格 。

《私京都:單車徒步輕旅行,春櫻、夏綠、秋楓、冬雪,自遊自在!》

我耗時四個多月日以繼夜的寫作,收錄四百多張照片,達320頁,寫關於京都遊記的新書已經上市了。 書名是《私京都:單車徒步輕旅行,春櫻、夏綠、秋楓、冬雪,自遊自在!》 作者:      許朝益   出版社:    日日幸福    出版日期:2018/03/14 語言:      繁體中文 定價:      399元 ISBN:     9789869583862 博客來網路書店購書去! 內容簡介 鏡頭下的京都四季慢旅,療癒心靈的和風之美 悠遊穿梭這座古老優雅、充滿文化底蘊的城市,滿是感動!   京都身為千年古都,是歷史文化古蹟寶庫。17座寺院、神社及城堡,共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登錄為「古京都遺址」世界文化遺產。   京都更是自行車的天堂,街廓整齊不易迷路,道路平坦容易騎乘。帶著相機,騎著自行車,散步或是搭乘公車或電車,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時而進行「途中下車」,輕鬆悠閒的暢遊京都大街小巷與各地景點、寺院,以自己的步調,尋找喜愛的地方,獵取美麗的鏡頭,享受美好感動。   本書320頁全彩,以京都春櫻、夏綠、秋楓、冬雪風情各異的四季為經,以路線景點的特色為緯,將京都魅力所在,排列組合成一套屬於個人獨特觀點、暢快淋漓的旅行方式,為京都愛好者提供另類經驗參考。   ◎以自在旅行方式,於春夏秋冬四季,體驗京都的點點滴滴,用細膩影像記錄京都之美,並以遊記的書寫方式,分享京都觀察及心得。   ◎可以自由組合自行車或徒步或加上電車等路線,創造出美學的、詩意的、禪意的、浪漫的、節慶的、季節的……探索屬於自己的京都旅程。   ◎全書每一條路線都是獨立,從任一季節、路線閱讀皆可,也可以依照春夏秋冬順序翻閱。   ◎拍攝櫻花、紅葉、神社攝影技巧和光線與構圖解說。以及在京都騎自行車的方式還有注意事項。